配额捕捞制度的实施类型及优缺点分析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白洋[1] 

机构地区:[1]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出  处:《世界农业》2014年第2期79-84,共6页World Agricultur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资助项目(12CFX09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820124);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J12WB11);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发展计划(4083/112007);山东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发展支持计划(4072/112030)

摘  要:渔业配额制度是当前世界主流的渔业管理模式,主要实施类型有个人配额(IQ)和个人可转让配额(ITQ)两种。ITQ制度是在IQ制度实施基础上演化而来,各国的实践证明,ITQ模式效果更为明显,是当前配额制度最为典型的实施方式。其中,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均可避免奥林匹克式竞争性捕捞恶果。主要区别在于捕捞效率以及捕捞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ITQ制度优势明显。当前,配额制度尚未在中国推行,面对日益恶化的海洋渔业危机,借鉴发达渔业国经验,实施符合本国国情的配额捕捞管理制度尤为必要。值得注意的是,科学确定总可捕量、合理的配额发放标准和发放方式以及相应配套保障机制等因素,是未来推行该项制度必须重点考虑的关键所在。

关 键 词:渔业配额制度 IQ ITQ 

分 类 号:F316.4[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