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穴刺激对腹部手术胃肠道功能恢复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崔熙娟[1] 乔丽娜[1] 单涛[2]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西安710061 [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西安710004

出  处:《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年第3期50-54,共5页Modern Nurse

摘  要:目的对刺激足三里穴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效果进行系统评价,并对各种刺激足三里穴的干预措施进行亚组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14个对照临床研究,在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后,采用Re Man 5.0软件对入选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等资料进行Meta分析,并分别对刺激足三里穴的干预措施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腹部手术后刺激足三里穴可以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WMD=-14.72,95%CI:-18.52^-10.93,P<0.00001)、首次排气时间(WMD=-20.94,95%CI:-23.03^-18.84),P<0.00001)及首次排便时间(WMD=-29.57,95%CI:-35.9~2-23.2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效果,按摩足三里穴(WMD=-28.02,95%CI:-44.42^-11.62)较针刺组(WMD=-14.61,95%CI:-15.66^-13.56)及药物组(WMD=-15.38,95%CI:-28.12^-2.64)更明显;对于缩短首次排气时间效果,按摩足三里穴(WMD=-24.50,95%CI:-31.49^-17.52)较针刺组(WMD=-14.86,95%CI:-16.88^-12.83)及药物组(WMD=-22.48,95%CI:-25.41^-19.55)更明显;对于缩短首次排便时间效果,按摩足三里穴(WMD=-30.30,95%CI:-37.38^-23.22)较药物组(WMD=-29.28,95%CI:-37.88^-20.68)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刺激足三里穴可以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按摩足三里穴较针刺足三里及药物注射足三里更有效,但仍需高质量的随机双盲临床实验增加论证强度。

关 键 词:腹部手术 足三里 功能恢复 

分 类 号:R473.6[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