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国志[1]
机构地区:[1]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3
出 处:《学术交流》2014年第3期5-8,共4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内蒙古东部经济历史文化研究基地项目(C1104)阶段性成果
摘 要:马克思关于国家政治公正的理论,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的不公正性之批判建树的。这一批判深刻地揭穿了资本主义国家所谓政治公正的先天虚伪性,确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其政治不公正性产生的主要根源,并科学地指出了实现国家政治公正的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治公正理论是对早期启蒙思想家政治公正理念扬弃的结果,其思想内涵集中体现为:以"劳动"作为财富分配的尺度,公民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维护司法公正是捍卫国家政治公正的重要前提,国家政治公正的核心是尊重并保障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自由权。追求政治公正,是马克思毕生的奋斗目标。认真梳理马克思关于国家政治公正的理论论述,对于进一步促进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