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目标性治疗的解读  被引量:5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管向东[1] 刘紫锰[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广州510080

出  处:《中华医学杂志》2014年第5期333-334,共2页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摘  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48 h后发生的肺炎,是重症医学科(ICU)内患者最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之一.VAP在国内外报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VAP一旦发生,易造成撤机困难,延长患者的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增加相关的医疗费用,并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VAP的早期认识与诊断、有效全面的预防及积极有效的治疗等已成为当今重症医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规范VAP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定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与治疗指南(2013)"(以下简称指南)[1],该指南针对目前VAP诊疗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不同层面,对VAP的认识、诊断、预防和治疗进行概括与规范,并依据循证医学原则提出了相应的推荐意见.本文主要对指南中关于VAP的目标性治疗部分进行解读.

关 键 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目标性治疗 治疗指南 诊断 预防 解读 气管切开患者 院内获得性感染 

分 类 号:R563.1[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