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健之[1] 毕德增[1] 陈敏[1] 张晓峰[1] 范明远[1] 陈香蕊[2] 张永国[2] 陈万荣[2] 胥照平[2] 汪民[2]
机构地区:[1]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102206 [2]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研究所
出 处:《医学研究通讯》2001年第1期20-20,共1页Bulletin of Medical Research
摘 要:斑点热是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包括:落矶山斑点热、钮扣热、北亚热、昆士兰热、立克次体痘和日本红斑热.该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群易感性高且难于消灭.随着资源开发、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加及旅游事业的发展,斑点热在西方和欧洲发病率逐年增高.据报道,美国落矶山斑点热的年发病率为5%,欧洲钮扣热为10%.我国自1958年开始对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进行研究,历经40余年从血清学上已证实我国北方有:北亚热、立克次体痘及扭扣热,从病原学上证实的有北亚热.为了进一步查明我国北方斑点热疫源地及SFGR种群的分布,我们用系列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在我国北方进行了SFGR的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