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家禽科学》2014年第2期23-23,共1页Poultry Science
摘 要:免疫操作因素①免疫程序不合理。对动物进行疫病免疫后,其体内免疫抗体的消长是有一定规律的,首免、二免、再免的时机,免疫次数的太多、太少或间隔时间太长、太短,都会造成免疫失败;②乱用药物。使用弱毒活疫(菌)苗前后几天,对畜禽进行喷雾消毒和饮水消毒;或使用抗菌药物,杀灭或抑制疫(菌)苗的活性,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③免疫操作不当。如在滴鼻滴眼免疫时,疫苗未能进入眼内、鼻腔;肌注免疫时,出现“飞针”,疫苗根本没有注射进去或注入的疫苗从注射孔流出,造成疫苗注射量不足。饮水免疫时,免疫前未限水或饮水器内加水量太多,使配制的疫苗未能在规定时间内饮完等;④免疫途径不正确。如用正(副)粘病毒毒株生产的疫苗接种时,滴鼻效果最好,其次是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⑤器械、衣物和用具消毒不严格。免疫接种时不按要求消毒注射器、针头、刺种针及饮水器等,使免疫接种成了带毒传播,反而引发疫病流行;⑥疫苗稀释剂存在问题。疫苗稀释剂未经消毒或受到污染而将杂质带进疫苗;随疫苗提供的稀释剂存在质量问题;饮水器未消毒、清洗,或饮水器中含消毒药等都会造成免疫不理想或免疫失败。
关 键 词:疫苗接种 免疫程序 饮水消毒 家禽 间隔时间 免疫失败 抗菌药物 免疫接种
分 类 号:S852.52[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