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少数民族文学抗争精神溯源(1931—1945)——以满族、朝鲜族作家创作为中心的考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范庆超[1] 

机构地区:[1]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出  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25-27,共3页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B288)

摘  要:在1931—1945年间的中华抗战文学格局中,东北少数民族文学表现出异常突出的抗争精神。满族、朝鲜族、蒙古族、赫哲族等少数民族作家纷纷以笔为刀枪,协力奏响了中华反帝抗战的最强音。其中,满族作家和朝鲜族作家在抗争精神的表达上表现出"集群"性的优势和更大规模的反抗声浪。这既受到反帝抗战普遍性时代风潮的感召,还源于满族、朝鲜族作家基于特殊历史境遇而生的故土情结、祖先意识、仇日情绪、自尊和耻感等民族心理。捋清这抗争精神的历史文化渊源,将有助于认识抗战时期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的时代和民族特质。

关 键 词:东北少数民族文学 满族作家 朝鲜族作家 抗争精神 溯源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