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物电磁学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58
出 处:《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4年第2期153-157,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Industrial Hygiene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831,30970671);“973”资助项目(2011CB503700)
摘 要: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物理现象.其中,能够引起物质电离作用的电磁辐射称为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IR),主要包括X射线、γ射线、α粒子等;非电离辐射(non-ionizing radiation)是指量子能量不足以导致物质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作用的电磁辐射,包括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射频及极低频电磁场等.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可以接触到宇宙射线、放射性核素等天然电离辐射,而且,还可能接触到医疗、核电站等来源的人工电离辐射.同时,广播、电视、无线通讯以及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也使得我们更频繁地暴露于日益增强的非电离辐射环境中.电磁辐射已逐渐成为一种环境污染源.尽管电磁辐射对生物体的某些生物效应已经明确,但是,其具体生物学机制还不甚明了.有文献报道线粒体可参与电磁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因此,本文就对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与线粒体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18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