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文教资料》2013年第36期85-87,共3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主体民族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项目号:13BKS1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人的主观能动性司空见惯,但其很容易蒙蔽人的客观实在.人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都与自身的生理条件、社会环境与他人存在密不可分.事物的任何选择最终都会取决于自身需要,而不会因他人的意志而改变,这也就是事物存在的客观性.人的主观选择非但不能否定选择主体客观实在,反而会因为自己的主观选择而更加说明自身的客观存在.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B038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