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六科,北京100144
出 处:《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4年第3期173-176,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摘 要:在颅颌面外科领域,自体颅骨外板游离移植修复颅颌面骨缺损始于颅骨成形术.1670年,Van Meekren首次采用犬的颅骨修复1位俄罗斯士兵的顶骨缺损.1890年,Muller和Konig各自报道了用复合头皮、颅骨膜和颅骨外板转位皮瓣修复颅骨缺损[1].1907年,Sohr进行了首次游离颅骨外板移植[2].1945年,Wolf和Walker发表了自体颅骨移植的应用,绝大部分使用的是颅骨外板.近年来,自体颅骨外板被认为是较理想的供骨[3],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笔者就自体颅骨外板的游离移植在颅颌面外科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