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勇生[1] 王海峰[1] 盛勇[1] 向必伟[2]
机构地区:[1]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第2期200-212,共13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108085J12);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项目(编号:1212011121114)资助
摘 要:北大别杂岩带是大别造山带内出露面积最大的构造-岩石单元,记录了造山后的构造活动信息.为了探讨大别造山带造山后的抬升演化过程及机制,本次工作在北大别杂岩带内具有精确锆石U-Pb年龄结果的岩体中采集了一系列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和碱长花岗岩样品,在其中挑选角闪石进行电子探针分析,将分析结果利用角闪石Al压力计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角闪石中总铝含量(p.f.u.)几乎全部介于1.17~1.97,XFe值在总铝含量大于1.17的样品中几乎全部介于0.4~0.65,由此计算出的压力值主要介于256.8~676.2 MPa.虽然早白垩世的主要隆升机制仍是伸展作用,但岩体侵位导致的局部不均匀抬升也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岩体120 Ma以来的埋藏深度分布,可以得出造山带在此时间以来表现为地垒-地堑式隆升.
关 键 词:大别造山带 北大别杂岩带 早白垩世岩体 角闪石铝压力计
分 类 号:P548[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