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通颗粒治疗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肾阴亏虚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蔡云[1] 张斌霞[2] 王紫逸[2] 张奕民[2] 张琪[2] 

机构地区:[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2]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常州210003

出  处:《中药材》2014年第1期162-165,共4页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基  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0195)

摘  要:目的:观察血脉通颗粒对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150例肾阴亏虚痰瘀互结证的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2∶1随机分为血脉通颗粒组(100例)和阿托伐他汀组(50例),治疗6个月,观察血脂、CD14+CD16+细胞/单核细胞比例、hsCRP、TNF-α、IL-6、CIMT,斑块积分的变化。结果:1.中药调节血脂能力与西药相当,除HDL外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TC、TG、LDL较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降低TG、LP(a)方面中药优于西药(P<0.01)。2.两组炎症CD14+CD16+细胞/单核细胞、hsCRP、TNF-α与IL-6较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调CD14+CD16+细胞/单核细胞及IL-6的作用中药优于西药(P<0.01);3.治疗后血脉通组CIMT较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组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斑块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中药组中医证素积分的改善比西药组更明显(P<0.01),且有效率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血脉通颗粒能调节血脂,下调CD14+CD16+细胞和炎症因子,降低CIMT和斑块积分,而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改善中医证素积分,提高生活质量。

关 键 词: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脉通颗粒 阿托伐他汀 CD14+CD16+ 炎症因子 

分 类 号:R972.6[医药卫生—药品]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