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小康》2014年第3期24-24,共1页Insight China
摘 要:台湾《联合报》 马英九和金溥聪的最后一哩 有心或无意中,在台湾政坛金溥聪拥有了“救驾勤王”的形象。马英九被视为受援者,金溥聪被视为施救者。这是金的光彩,马的尴尬。无论如何,金溥聪出任台湾“国安会”秘书长,想必是要伴马英九走完这“最后一哩”。金溥聪此时“入府”,更凸显了政局的困窘;这一方面放大了马英九的无助,另一方面也不成比例地夸张了金溥聪的身价与能耐。马英九今日困境不是一日造成,因此不易在这最后两年翻转。马英九的最后一搏,如果被视为身边只剩金溥聪或非金溥聪不可,这绝非正面的讯息。二人必须打破的第一个困境,就是不能被“金马体制”的讥嘲缠住;金不能再作马的“分身”,而必须发挥作为幕僚的“互补”角色。再者,如今这个难局与乱局,已无可能照顾所有的细节,而只能设法在“大结构”上作出成绩,因此,TPP、RCEP的憧憬,与两岸政策及“国家”认同的定向,仍应是这最后一哩的主要关注。岛内民众的疑问是:金溥聪回归,或许有助于把马英九再次拉回到新闻视听的焦点,但只凭在金溥聪的漂亮履历表再加一个新头衔,就能使这最后一哩出现什么奇迹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