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忆的缝隙:以《“一大”前后》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立波[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43-51,共9页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1918-193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面对"一大"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宏大叙事势必压倒琐屑的私人叙事,就具体的回忆而言,一种态度是努力弥合距离,另一种态度是尽力拉开距离。就前者而言,又有两种不同的姿态,一种是回忆者倾力转向过去,力图站在过去的时空中叙说,另一种则是回忆者岿然不动,只是把眼光投向过去,从而也就似乎在把过去的事物拉向回忆的当下。意识形态在文本中无所不在,与此同时,每每有某些字词逃脱出意识形态的掌控;审慎的态度和细节的关注不一定能冲破意识形态的迷障,但也至少能够提示星星点点的亮光。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回忆行为,每篇文章的出场顺序不是偶然的,应是体现了邀约回忆的先后顺序,此一顺序展现了历史场景中的中心和边缘。《"一大"前后》在客观上具有祛魅的功能,为对历史的新的想象和期待开启了道路。

关 键 词:“一大” 回忆 历史 意识形态 

分 类 号:D231[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