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用高粱超高产群体的产量构成分析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柯福来[1] 朱凯[1] 石永顺[1] 李志华[1] 邹剑秋 

机构地区:[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61

出  处:《辽宁农业科学》2014年第1期28-30,共3页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6);国际合作项目(CFC/FIGG/41);948项目(2012-Z54)资助

摘  要:对辽宁省近年低、中、高不同产量水平高粱材料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期为高粱高产栽培和育种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不同产量水平下,产量构成因素间差异显著。不同产量水平下,产量因素对产量的贡献不同。低产水平下,单穗重对产量的贡献较大;高产水平下,收获穗数对产量的贡献较大;超高产水平下,仍以单穗重的贡献较大,但收获穗数的直接通径系数也处于较高的水平上。综上所述,低产到高产阶段,主要依赖于收获穗数的增加;高产到超高产阶段,在保证较高收获穗数的基础上提高单穗重是实现产量跨越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高粱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分 类 号:S514.01[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