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新生代地壳缩短量的估算及其地质依据  被引量:4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二七[1] B.C.Burchfiel 季建清[3]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2]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大气及行星科学系 [3]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100871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1年第1期1-9,共9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批准号: 1998040800);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

摘  要:发生在始新世((45±5)Ma)的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之间的碰撞和持续的陆内汇聚作用使得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壳缩短了大约2000~2500km.印度板块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深深地插入青藏高原之中,造成地壳的大规模缩短和抬升.分布在青藏高原南部,内部仅遭受了轻弱的新生代变形的各构造地层单元,包括北喜马拉雅岩带、拉萨以及羌塘地块,向东延伸到该地区时,总宽度由700km剧减至200km,其内部的变形程度也随之加强.初步的研究表明,这些构造单元的宽度变化是地壳水平缩短的结果,缩短量为500km,缩短是通过地壳碎片的冲断、褶皱和侧向逃逸完成的.尽管在该地区地壳缩短量是如此之大,但是这些构造地层单元仍然是连续的,向南东方向一直可以追索到云南西部.

关 键 词:大陆磁撞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 地壳缩短量 缩短机制 新生代 地质依据 

分 类 号:P541[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