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年第6期516-519,共4页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摘 要: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目前治疗OVCFs的有效方法是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其经典术式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1]。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术式通过向椎体内注入填充材料来强化椎体,从而缓解局部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提高生活质量。这种方法能较迅速地缓解患者的疼痛,并可降低OCVF的发生率与患者的病死率幢[2]。但通过长期随访发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术后邻近椎体骨折(adjacent vertebral frac-ture,AVF)的发生较为常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方面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结果,旨在对其相关因素进一步剖析,以提高对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认识,以便对其采取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