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应用外固定支架在内侧短缩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价值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钟宗雨 盛加根[1] 殷文靖[1] 徐佩君[1] 徐海涛[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200300

出  处:《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年第3期268-270,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摘  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内侧短缩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3月采用外侧扩大L形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内侧短缩型跟骨骨折15例16足,男11例,女4例;年龄30-44岁,平均37岁;其中Sandersnl型8例9足,Ⅳ型7例7足。术中16足均经斯氏针撬拨、牵引和侧方挤压等常规复位方法纠正了关节面塌陷、跟骨增宽等畸形,但由于仍遗留较明显的内侧短缩而在足内侧临时应用外固定支架撑开予以纠正。比较术前、常规方法处理后及支架使用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和内侧短缩率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2-16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支架使用后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内侧短缩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使用后的Bohler角、Gissane角、内侧短缩率与常规方法处理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个时间点的跟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方法处理后Bohler角、内侧短缩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个时间点的Gissane角、跟骨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5足,良9足,中2足。结论在内侧短缩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临时应用外固定支架效果肯定,能有效纠正内侧短缩,恢复跟骨解剖形态,提高手术效果。

关 键 词: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器 

分 类 号:R687.3[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