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庄智博[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 处:《中国出版》2014年第5期22-27,共6页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传媒环境下著作权法新问题研究"(科研号:13XNH04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自国家取消了高校教材的统购统销,复印已经成为学生获取教材的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显示,80.5%的大学生使用的教材是复印的。而大学校园也因此成了复印教材的高发区。然而当谈到校园复印教材现象的法律评价时,许多人都会认为这样的复制是私人复制,属于“合理使用”。所谓私人复制,通常是指少量地、非公开地复制受版权保护的作品,以供复制者个人使用。由于复制是使用作品最主要的方式,因此在很多场合下,私人复制和个人使用的含义是一致的。那么,大学生这种个人使用是否真的符合“合理使用”理论,构成对著作权的限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