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邹春梅 江智霞[2] 谢齐群 李海燕 胡汝均[2] 武斌 楼婷[2] 李怡兰
机构地区:[1]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518109 [2]遵义医学院护理学院
出 处:《河北医药》2014年第5期771-773,共3页Hebei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2259)
摘 要:目的: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多形式化培训,提高其创伤自救与互救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方法研究前对所有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摸底其对创伤自救与互救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对本次培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根据不同年龄青少年的特点制定培训方案,采取多形式化培训,定时定期进行创伤自救与互救的知识理论学习以及实际操作锻炼,培训后进行相关理论和技能的考核,并计入学期综合素质能力评价。结果培训前14~16岁青少年和培训前17~19岁的青少年各项急救知识项目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培训后14~16岁青少年与培训前比较,各项急救知识合格率均明显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培训后17~19岁青少年与培训前比较,各项急救知识合格率亦有明显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培训后17~19岁青少年除呼救的正确方法外各项急救知识合格率明显高于14~16岁青少年,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培训结束后对2组青少年进行成绩考核,与14~16岁组比较,17~19岁青少年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14~16岁青少年和17~19岁青少年均对本次培训效果满意,其满意率分别占94.65%和95.1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青少年应能够提高创伤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能力,提高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能力,减少危害造成的恶劣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