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薛梦潇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出 处:《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1期15-33,共19页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摘 要:《后汉书》中的"行春"一词,不见于《史》、《汉》等文献。尽管与"行县"仅有一字之差,但二者不宜混为一谈。"行春"固定于春月;"行县"时间则不固定。"行春"以礼仪展示为导向。其间劝农、"班春"等使命,以及郡守的出场方式和行为举止,均旨在强调帝国的时间观念和统治者的神圣权威。"行县"则以履行职责为指归,基本不具有礼制色彩。"行春"的出现,与月令在政治中的影响力抬升密切相关。月令不断向"行春"礼制提供经典依据。然而,由于月令这一理论来源过于理想化,不仅导致"行春"内核空虚,也导致其他根据月令精神设计的制度难以被贯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