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手工纸与机器纸图书破损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福蓉[1]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广西桂林541004

出  处:《图书馆学刊》2014年第3期31-33,共3页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基  金: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科学研究工程"专项项目"馆藏民国文献保护与修复研究"(ZX2011050)系列成果之一

摘  要:抗战时期,桂林作为大后方的一个文化中心,出版了大量的图书。从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的这批图书中抽样,发现60%的图书为机器纸,其余40%的图书则为手工纸。这两类图书现在的破损状况差异很大:机器纸图书酸化严重,纸张变色,没有虫蛀;手工纸图书酸化较轻,没有变色,但遭虫蛀。纸张严重酸化,会导致纤维素的长链易断为短链,再过几十年,这批机器纸图书有可能一触即碎。手工纸图书则与此不同,只要采取一定措施,虫蛀是可以避免的,从而它有可能长久地存在。

关 键 词:民国文献 抗战出版物 手工纸 文献保护 

分 类 号:G255.1[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