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淑萍[1] 高道键[1] 吴军[1] 时之梅[1] 陆蕊[1] 王书智[1]
机构地区:[1]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内镜科,200438
出 处:《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4年第1期42-43,共2页Modern Intervention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Gastroenterology
摘 要:目的讨论胆道梗阻患者ERCP术后胆管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因胆道梗阻行ERCP治疗患者151例,按是否发生急性胆管炎分为胆管炎组25例与非胆管炎组126例,根据胆道梗阻部位分为高位梗阻与低位梗阻,根据ERCP操作时间分为短时间组(<30 min)、长时间组(≥30 min),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ERCP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胆管炎组25例,年龄(57.8±10.7)岁,其中女性7例,男性18例,ERCP术前白细胞(6.96±1.76)×109/L,白蛋白(34.2±4.3)g/L,总胆红素(234.1±118.2)μmol/L,肌酐(68.4±70.5)μmol/L,高/低位梗阻为19/6例,长时间/短时间组为22/3例。非胆管炎组年龄(60.6±14.4)岁,其中女性43例,男性83例,ERCP术前白细胞(6.66±1.51)×109/L,白蛋白(35.6±4.8)g/L,总胆红素(237.5±146.6)μmol/L,肌酐(61.5±28.5)μmol/L,高/低位梗阻为57/69例,长时间/短时间组为77/49例。单因素分析示两组间梗阻部位与操作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梗阻部位与操作时间与ERCP术后胆管炎相关。结论胆道梗阻部位、操作时间是ERCP术后胆管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高危患者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胆管炎的发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