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湖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425199 [2]湖南科技学院生物化学系 [3]湖南科技学院心理中心
出 处:《校园心理》2014年第2期96-98,共3页Journal of Campus Life & Mental Health
基 金:湖南科技学院2011年大学生科研项目(50)
摘 要:本研究探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采用整体随机取样法,用《社会支持量表》《正负生活事件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27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性别、城乡、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自我意识、学校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工作与社会适应、休闲活动、幸福感总分分别与正性事件总分呈正相关(P<0.01);工作与社会适应和经济或身体变坏呈正相关(P<0.05);家庭环境与正性事件总分呈正相关(P<0.05);幸福感总分与负性事件总分呈负相关(P<0.05);③自我意识、学校学习、人际交往、家庭环境、幸福感总分均与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社会领悟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1);恋爱与家庭外支持呈正相关(P<0.05);工作与社会适应和家庭内支持、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5);休闲活动与家庭内支持呈正相关(P<0.05),与家庭外支持、社会领悟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1);④家庭外支持、正性事件总分、独生子女3个因子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其联合解释值为37.3%。本研究表明,可以从刺激增加正性生活事件的发生和提供更多的家庭外支持两个方面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积极干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