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分娩相关问题的循证证据(第二部分):证明无益或尚需研究的临床操作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樊尚荣[1] 彭燕婷[2] 黎婷[2]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518036 [2]汕头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

出  处:《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年第3期152-155,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Perinatal Medicine

摘  要:前文阐述了已经证明有益的阴道分娩相关处理,现对近年来已经证明无益和缺乏一致证据的临床操作的循证证据进行总结. 一、证明无益的临床处理 1.灌肠:灌肠曾作为足月分娩的常规处理,但对来自4项研究的1 917例产妇综合分析显示,灌肠并未降低母儿各种感染性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脐带感染、新生儿生后第4天感染、产后1个月内新生儿感染、泪囊炎或结膜炎(第1个月)、皮肤感染(第1个月)、第1个月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生后1个月需要全身用抗生素、肠道感染、脑膜炎、败血症、生后1或5 min Apgar评分<7分、会阴裂伤、产褥期感染、会阴切口裂开、泌尿系感染、盆腔炎、产后全身抗生素治疗的比例等均无统计学差异.由于灌肠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显著益处,故不主张分娩过程常规灌肠[1-3].

关 键 词:循证证据 临床操作 阴道分娩 新生儿感染 APGAR评分 常规灌肠 下呼吸道感染 会阴切口裂开 

分 类 号:R714.3[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