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居业》2014年第3期20-22,共3页Create Living
摘 要:自1996年以来,中国推行了一系列建设生态城市的建设方案,带动了我国生态城市的发展进程。截至2013年底,我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有230多个,所占比重在80%以上;提出“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有130多个,所占比重接近50%。综观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大致可概括为6类示范性生态城市,即景观休闲型城市、绿色产业型城市、资源节约型城市、环境友好型城市、循环经济型城市和绿色消费型城市。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的关键阶段,未来发展要摒弃传统的城市发展道路,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道路。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片面强调中心城市生态建设,忽视区域联系和城乡互动;生态城市建设缺乏法制保障,生态标准的执行力度弱化;生态城市建设的合力机制没能形成,公众参与的广度不够;生态城市建设不能因地制宜,建设重点和特色彰显不够。未来,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是以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主题,遵循“环境为主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谛”的原则,全面推动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以生态安全为基础,建立健康安全的环境支持体系;以工业兴市为主线,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产业经济体系;以生态景观为特征,全面推进景观保护和建设;以生态文化为主脉,全面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景源表示,中国以前是工业化引领城市化,现在城市化已经超过50%,未来要走城市化引领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关 键 词:中国社会科学院 生态城市建设 城市化水平 城市生态建设 环境友好型 资源节约型城市 信息化进程 城市道路
分 类 号:TU984.115[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