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的共同悲歌——浅析《桑青与桃红》的对话立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东梅[1] 

机构地区:[1]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金田》2013年第12期70-70,共1页

摘  要:聂华苓的《桑青与桃红》在多个方面展现了突出的对话性特征,并在这种对话性中彰显了文本的思想内涵。流放是古今中外的共同母题,聂华苓用独特的艺术技巧谱写了流放者共同的悲歌,并使其具有深刻的哲学意味。

关 键 词:对话性 流放者 价值内涵 哲学意味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