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戴恩来[1]
机构地区:[1]甘肃中医学院,兰州730000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年第2期97-10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
摘 要: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病(CKD)最显著的临床特征就是肾功能的逐渐减退而最终导致肾衰竭.其发生的机制尽管有不同的学说,但由免疫反应介导而产生的凝血、纤溶、激态、炎性因子的激活与释放,从而导致肾脏血管内皮损伤,出现肾小球硬化与肾纤维化,则是明确不争的事实.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的诸多因子,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出发,则俱属于"毒邪",且构成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团,即属中医之所谓"肾络".因此,慢性肾脏病"毒损肾络"的病机认识是基于中西医学理论会通的结合观点,对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治疗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现概论如次,就正于同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5.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