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海海洋-海底地形地貌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蔡锋[1] 曹超[1] 周兴华[1] 吴自银[1] 郑勇玲[1] 吴承强[1] 卢惠泉[1] 尚继宏[1] 陈义兰[1] 刘晓瑜[2] 雷宁[3] 程维明[4] 宋阳[1] 

机构地区:[1]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3]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出  处:《中国科技成果》2014年第6期57-58,60,共3页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摘  要:海洋与陆地之交的近岸海域,是人类开发利用程度高和活动频繁的区域,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我国近海70m等深线以浅海域作为陆地和海洋的交互地带,不仅受径流、潮流、波浪、沿岸流等水体和生物、风力、太阳辐射等营力作用,还频繁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地形、地貌的形态结构和演化过程同时受地质构造、海平面升降、海洋水动力、水化学组分、气候、生物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查明近海地形地貌的格局和分布特征,掌握制约地形地貌形成与演化过程的控制因素,阐明其成因机制,不但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减灾防灾、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和数字海洋提供基础的地形地貌数据,而且为我国近海资源勘探开发、海岸工程建设、海上交通运输以及国防安全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 键 词:海洋经济发展 海底地形地貌 近海资源 开发利用程度 人类活动 海洋环境保护 近岸海域 演化过程 

分 类 号:P74[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