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叶华[1] 牛建平[2] 李妙端[2] 杨帆[2] 王则托[2]
机构地区:[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350108 [2]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厦门361021
出 处:《海峡药学》2014年第3期96-98,共3页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摘 要:偏头痛是一种常见和慢性的神经血管疾患,目前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中之一可能机制为血小板功能亢进和血液粘稠度增高。溶血磷脂酸(LPA)是低密度脂蛋白致血管内皮病变的活性成分,是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酶标记物,可提示血小板开始活化。而内皮素-1作为目前已知最强的长效内源性血管收缩调节因子,二者均可在血小板活化过程中产生,因此,探讨偏头痛患者LPA与AP的相关性,可为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就LPA、ET-1的基本特性、生物学功能及二者与偏头痛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1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