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出 处:《学理论》2013年第35期1-2,共2页Theory Research
基 金:辽宁科学联合会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项目(2013LSLKTZIMK-07)
摘 要:任何科学思想的提出,都离不开当时一系列的背景条件。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中吸取精华并取得重大突破;面临着沙皇倒台给苏俄留下的诸多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被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政治孤立,经济凋敝等国内局面以及国际局势出现的新变化是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列宁从理论和现实两大方面深刻剖析了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的重要性,并逐步提出了"和平共处"思想。历史见证了列宁这一思想的科学性和远瞻性。
分 类 号:A82[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