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吕泽坚[1] 温润龙[1] 张育超[1] 潘子豪[1] 来伟[1] 陈双[1] 温立强[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外科,广州510120
出 处:《中华外科杂志》2014年第4期241-244,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1761、81072043)
摘 要:腹股沟疝包括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是外科领域的常见病、多发病.腹股沟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由腹壁下血管外侧的腹股沟内环突出,疝囊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破腹股沟外环,可进入阴囊;腹股沟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由腹壁下血管内侧的直疝三角直接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在术前诊断中,疝囊是否进入阴囊是重要鉴别点之一[1-2].我院胃肠外科2012年收治48例(50例次)腹股沟直疝患者,其中2例为疝囊进入阴囊的腹股沟直疝.现将2例患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并对其发生机制进行初步分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