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瘤合并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清[1] 刘芳[1] 赖晓莉[1] 钟一鸣[1] 谢东明[1] 谢东阳[1] 周爱琴[1] 

机构地区:[1]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赣州341000

出  处:《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43-44,共2页JOURNAL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摘  要:目的:探讨导管封堵治疗对房间隔瘤合并房间隔缺损患者P波离散度(Pd)和P波最大时间(Pmax)的影响。方法:经临床症状和经胸壁超声证实为房间隔瘤合并房间隔缺损患者35例,平均年龄(28.3±15.5)岁(11-66岁)。房间隔缺损平均直径(20.6±6.8)mm(6-31 mm)。均为单孔型房间隔缺损。通过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封堵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Pd和Pmax。结果:35例患者成功进行了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平均amplatzer封堵器直径为(20.5±6.7)mm(14-36 mm)。和术前相比,封堵术后1月的P波离散度(Pd)明显更短(55.8±7.8vs 38.5±4.7 ms;P〈0.05),封堵术后1月的P波最大时间(Pmax)明显更短(108.6±16.6 vs 94.8±12.4 ms;P〈0.05)。结论:导管封堵治疗能缩短房间隔瘤合并房间隔缺损患者心房传导时间,稳定心房电活动。

关 键 词:房间隔瘤 P波离散度 介入治疗 

分 类 号:R540.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