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滕小松[1]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 处:《艺术时尚》2013年第2期16-19,共4页
基 金:本文系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国工笔画研究》第二卷《中国工笔画的文化批评》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1HF96.
摘 要:“工笔画”作为一个画种的事实可谓历史悠久,但作为一个规范的绘画品类概念是在清代乾隆时期才正式提出来。”工笔画”名称的最初使用很大程度上是在文人写意画的强势压力下所引发的一种概念标举。“工笔画”概念之所以比“细画”“工画”“工致画”和“工细画”能持久地流传开去并得以固定下来,是因为它自身的文化维度准确地昭示了中国文化的立体结构。从“细画”“工画”到“工致画”,“工细画”再到“工笔画”的嬗变也折射出工笔画的审美流变。工笔画的概念嬗变和审美流变尽管得到了不同类型的文化冲击和文化滋养,但它最终受制于中国文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