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蔡德龙[1]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4
出 处:《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61-65,86,共6页Journal of Xiamen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二百种清代文话叙录"(12XZW014);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清代文话与清代文章学"(11YJC751005);广西师范大学校级重点课题:"清代文话研究"(2010ZD001)
摘 要:清代骈文创作兴盛,名家名作纷呈,而骈文话的撰写却少人问津,总数只在十部左右。这与当时普遍流行的"骈散合一"的观念有关:清人关于骈文的讨论,更多地被置于古文话之中,希冀以此验证骈、散文理论的相通,而专门的骈文话反而少人撰著。对于这种现象的揭示和原因的探析,也有助于深入理解批评文体的编撰与文艺思潮二者之间的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