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论“作者电影”对中国电影创作影响的利弊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欣[1] 

机构地区:[1]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乌鲁木齐830046

出  处:《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年第4期12-13,共2页Masterpieces Review

基  金:新疆大学2013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新疆微电影题材的开发与产品转化研究"(批准号:XJU-SRT-13007);新疆大学"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三期重点项目"学生受教实践成果(批准号:XJU2013JGZ02)

摘  要:起源于法国"新浪潮"的"作者电影"是对导演在电影创作过程中所处的地位的确定,在电影创作中需要导演发挥个性,抒发个人情感,以此来增强电影的艺术性。受西方"作者电影"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中国电影导演一方面根据其理论形成了个性化的电影风格,提高了中国电影的艺术层次;另一方面由于对"作者电影"观念的过度发扬,也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埋下了一定隐患。

关 键 词:作者电影 第五代电影导演 第六代电影导演 

分 类 号:J902[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