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北省武强县医院妇产科,050011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产科
出 处:《河北医药》2014年第7期1033-1036,共4页Hebei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通过比较口服三苯氧胺(TAM)对于患者子宫内膜病变发生的影响及检测子宫内膜中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生成素-2(ANG-2)、缺氧诱导因子-1(HIF-1)的表达,研究口服TAM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试验组为80例乳腺癌患者口服TAM(均满1年)后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子宫内膜增厚或质地不均(B超提示),行宫腔镜检查并电切取其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另外取同期就诊的120例以上述症状就诊的未口服TAM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也行宫腔镜检查并电切取其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比较其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有何差异。选取实验组及对照组中子宫内膜病变(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A、ANG-2、HIF-1在实验组(TAM组)和对照组中的蛋白表达,并对比口服TAM对于子宫内膜的影响及相互关系。结果术后病理证实:TAM组: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及复杂性增生40例(50%),不典型增生9例(11.25%),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22例(27.5%),子宫内膜癌4例(5%),黏膜下肌瘤5例(6.25%)。对照组: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及复杂性增生80例(66.7%),不典型增生8例(6.67%),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25例(20.8%),子宫内膜癌3例(3.75%),黏膜下肌瘤4例(2.5%)。TAM组中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息肉、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为4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χ2=3.963,P<0.05)。免疫组化的检测显示出:VEGF-A、ANG-2、HIF-1在TAM组和对照组中均有表达,只有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组织在TAM组与对照组中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典型增生组织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三种蛋白的表达在不同组中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长期口服三苯氧胺增加了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等病变的发生率;口服三苯氧胺增加了VEGF-A、ANG-2、HI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2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