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秀霞[1] 戴青梅[1] 胡德宏[1] 胡国栋[1] 范倩倩[2]
机构地区:[1]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胸外科,261041 [2]潍坊医学院护理学院
出 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年第12期16-1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ursing
基 金:基金项目:潍坊市卫生局科研项目(2013014)
摘 要:目的探讨PICC头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段的可靠影像学标志及准确的体表测量方法,以提高导管置入长度的准确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经右胸手术且需要置入PICC的患者305例,术中在直视下找出上腔静脉中下1,3段(上腔静脉穿心包处)及该处所对应的胸椎体及前肋等体表骨性标志;术前1d将305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均用“横L法”“一字法”“改良法”3种方法测量置管长度,然后根据其所属分组,选择对应的长度作为置管长度,置管后拍X线胸部正位片,确定PICC头端实际位置,分析头端实际位置与理想位置的关系。结果305例患者上腔静脉中下1/3段(理想位置)对应如下:84.4%对应第七~八胸椎之间;91.2%对应第三~四前肋之间。“改良法”组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最高,实际长度和理想长度的一元直线回归方程:Y=0.928X+1.488,通过校正后置入准确性进一步提高。结论经过校正的“改良法”是一种更加安全、快捷、准确的PICC体外测量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8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