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西南国防医药》2001年第1期55-56,共2页Medical Journal of National Defending Forces in Southwest China
摘 要:我区地处高原,有众多高海拔山峰,登山过程中出现冻伤的情况时有发生。我院1970年以来共收治海拔7000m以上冻伤患者26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6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例,年龄19~28岁,平均23岁。藏族17例,汉族9例。冻伤海拔高度:7350~~8600m,平均7900m。伤后来我院就诊时间:2~20d,平均14d。 1.2 临床表现 1.2.1 冻伤部位 面部冻伤5例,主要发生在耳、鼻、颧部,其中4例合并四肢冻伤。四肢冻伤21例,全部为手或足冻伤,单手冻伤2例,双手冻伤4例,单足冻伤3例,双足冻伤2例,手足合并冻伤10例。 1.2.2 冻伤分度标准 按临床表现和损伤程度分为四度。Ⅰ度:局部红斑和轻度水肿,稍感钝麻、刺痛、灼痒。Ⅱ度:水泡形成,浮肿,青红色,感觉迟钝。Ⅲ度: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伤处由苍白变为紫褐色,最后呈黑色,与健康组织有明显分界线。Ⅳ度:深部组织坏死,延及肌肉甚至骨骼,伤部组织完全丧失功能和感觉[1〕。冻伤患者大多深浅度数同时存在,本组按患者冻伤最严重部位统计:Ⅰ度:1例;Ⅱ度:0例;Ⅲ度:12例;Ⅳ度:13例。 1.3 治疗与结果 1.3.1 一般治疗 首先保温,包括穿合适衣物及保持室内温度(20~25℃),以保持手、足、面等暴露部位温暖,绝对避免再冻伤。严重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减轻水肿。不要求绝对制动,根据实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手指、足趾及其它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剧烈疼痛者用奴夫卡因封闭,镇痛效果明显。 1.3.2 局部处理 对Ⅰ度冻伤者,用70%酒精或药酒敷于患处反复摩擦至皮肤发红,然后涂以冻疮膏。对Ⅱ度冻伤水泡形成者,应及时剪开水泡排出积液,以新洁尔灭消毒后用厚棉垫包扎。对Ⅲ、Ⅳ度冻伤创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