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政治结构与我国近代教育不平衡(1907-1930)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管汉晖[1] 颜色[2] 林智贤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 [2]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100871

出  处:《经济科学》2014年第2期104-118,共15页Economic Scienc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70973003);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09YJC790010);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09YJC790012)资助;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科研种子基金资助;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09CJL009)

摘  要:由于教育对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教育史成为目前国际学术界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基于1907-1930年的省级数据研究我国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后教育发展及地区不平衡的决定因素①。研究发现,传统书院与教会学校对现代教育的产生具有促进作用。政治局势与教育发展状况关系密切。在教育普及率与教育质量之间存在权衡,但没有证据显示近代教育如部分西方国家那样存在过分精英化的倾向。地区间教育发展程度差异很大,教育不平衡与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决策分权化及地方官员的政治背景等因素关系密切。以上发现证实了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即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结构是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 键 词:经济发展 政治结构 教育财政 教育不平衡 

分 类 号:F127[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