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生化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贺玲[1,2] 张运平[2]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 [2]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100080

出  处:《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4年第1期77-78,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基  金: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Z111107058811026)

摘  要:胎膜早破(PROM)指临产前发生的胎膜破裂,是产科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母婴健康。中国PROM发生率约2.7%~19.53%[1],高于美国的5%[2]。研究表明,PROM发生孕周越小,围生儿预后越差,易引起早产及母婴感染。临床上症状明显的胎膜早破诊断十分容易,而约10%症状不典型的胎膜早破(即隐匿性胎膜早破)难以及时诊断,延误治疗。对于隐匿性胎膜早破,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及临床表现,有一些生化标记物可帮助其诊断。长期以来,科学家们试图并成功地在胎膜早破孕妇的子宫颈阴道内寻找一些诊断胎膜早破特异性的生化诊断标记物。现就胎膜早破生化诊断标志物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关 键 词:诊断标志物 生化标记物 胎膜早破 症状不典型 PROM 临床表现 产科并发症 围生儿预后 

分 类 号:R714.433[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