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
出 处:《科学通报》2001年第3期235-240,共6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殊学科点资助项目.
摘 要:在北京西南下白垩统发现数以百计的巴依萨昼蜓(Hemeroscopus baissicus)稚虫化石, 使这类近来在国际上争议很大的化石形态得到确认. 研究认为应划归蜻总科(Libelluloidea), 而且与现代的蜻科(Libellulidae)稚虫存在密切的演化联系. 虽然本层位大量出现的昼蜓成虫翅膀以往被认为主要呈现蜓总科(Aeschnoidea)特征, 但不应片面地以形态学对比而割裂它与这些稚虫化石的关系, 二者的对应关系是可靠的, 这里可能揭示了蜻科(Libellulidae)的祖先亲缘类型的早期演化. 京西昼蜓化石是划分热河昆虫群与卢尚坟昆虫群的最基本类型, 有着十分重要的地层学意义.
关 键 词:早白垩世 昼蜒 稚虫 蜻总科 昆虫群 北京 化石形态 昆虫演化 地层学意义
分 类 号:Q915.2[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