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立荣[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第2期194-200,共7页Social Science Journal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51121)
摘 要:结合诸家研究成果,并根据北宋前中期诗人七律的创作实际,将夏竦、晏殊、宋庠、宋祁、胡宿、文彦博等归为后昆体诗人。随着政治、社会、思想、文化及审美取向的变迁,后昆体诗人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人生感受、才情气质、兴趣爱好等也各有偏向,并于此时出现学杜现象,因此,他们的七律除有西昆体的某些特征外,还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及时代特征,诗风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在前期昆体开创了北宋七律"以赋为律"、"以学问为诗"的特征后,后昆体诗人在继承前期昆体的基础上,又多角度充实了北宋七律的内容,丰富了北宋七律的艺术表现手法,为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北宋后期七律创作名家及江西诗派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其所表现出的丰富内涵折射出北宋前中期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向诗学、诗体学领域的渗透,及诗学本身内在的整体性及延续性对革新的反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