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成矿带金矿田控矿新模式——矿源、热再造、赋矿空间三位一体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宗会[1] 罗根根[1] 赵东宏[1] 王虎[1] 彭璇[1] 宋晓霞[1] 杨忠堂[1] 

机构地区:[1]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出  处:《海峡科技与产业》2014年第3期95-96,共2页Technology and Industry Across the Straits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秦岭成矿带及整装勘查区矿产资源调查成果集成(编号:12120113047800);秦岭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评价成果集成(编号:12120113047600)

摘  要:秦岭造山带处于华北、扬子板块之间,经历了多期次复杂的构造演化,印支期拼合造山,形成了现今的格局——典型的复合型大陆造山带(许志琴,1988{张国伟1998)。秦岭造山带在印支期完成拼合后的中新生代以来,并未进入平静的构造演化状态,而是发生了强烈的没有大洋参与的陆内造山作用(张国伟,2012),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印支一燕山期的构造岩浆事件,

关 键 词:秦岭成矿带 三位一体 金矿田 秦岭造山带 矿源 控矿 空间 赋矿 

分 类 号:P54[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