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骞方[1,2] 叶鹏盛[1,2] 韦树谷[1,2] 李琼英[1,2] 曾华兰[1,2] 何炼[1,2] 刘朝辉[1,2]
机构地区:[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四川分中心,四川简阳641400 [2]农业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6
出 处:《种子》2014年第4期94-95,共2页Seed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编号:2011 BAD 35 B 05-2);"863"计划子课题(编号:2011 AA 10 A 102);农业部转基因专项子课题(编号:2013 ZX 08005-001);四川省育种攻关(编号:2011 NZ 0098-13;2011 NZ 0098-17);四川省财政基因工程(编号:2011 JYGC 02-009)
摘 要:川杂棉30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以自育的核不育系GA18为母本、抗病恢复系Z0242为父本,采用“一系两用法”配制成的抗病虫棉花杂交种。2008~2009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均皮棉产量1551.75kg/hm2,分别比对照川棉45、川杂13增产27.74%、17.65%,表现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高抗棉红铃虫。2013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