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靳凤林[1]
机构地区:[1]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
出 处:《理论动态》2014年第11期1-15,共15页
摘 要:一百多年来中西学术界关注的实质问题是现代性问题,学术界几乎动员了各种知识力量来辨识这一现象。时至今日,大家得出一个普遍共识,即现代性问题作为一簇价值观念,涉及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技理性、多元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位于根基处并居于主导地位的核心点是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它是我们探讨与现代性相关的各种其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而市场经济制度得以运转的轴心是资本及资本的人格化代表——资本阶层。因此,如何评价资本及其资本阶层的道德作用,就成为思想理论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话题,有人对之批判鞭挞,置之地狱而后快,有人对之讴歌赞美,推入天堂而释怀。在这种判若云泥的价值评判背后,隐含着资本及其资本阶层本性中固有的两股力量纠缠难分和相互制约的二元张力结构,因此,只有将之还原到其赖以生成的历史条件或历史背景中,对其实际发挥出的正反两种社会作用做出本真性剖析和评述,才真正符合唯物史观所倡导的客观性原则及要求。
关 键 词:道德作用 资本 权力化 市场经济制度 现代性问题 知识力量 历史条件 客观性原则
分 类 号:F032.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