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吕玉洁[1] 黎容清[1] 江岱琪[1] 郭振洁[1]
机构地区:[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三区,南宁530021
出 处:《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年第4期965-966,共2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基 金:本项目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课题(编号:E2012364)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126例PIC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置管:穿刺侧肢体向外平展,并与躯干成直角,当导管置入肩关节位置时,嘱咐患者将头转向穿刺侧,下颌与肩部紧贴,将导管送至测量长度。观察组行改良体位置管:患者取平卧位,穿刺侧上肢向外45~90°,当导管置入肩关节位置时,穿刺侧肢体外展向上伸直并头转向穿刺侧,将导管送至测量长度。对比分析两种不同体位的置管方式成功率、异位率、并发症及疼痛程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导管异位率、血栓、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导管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时间、疼痛程度显著短于对照组,而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PICC患者行改良式体位穿刺方法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穿刺成功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