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凹陷东斜坡油气成藏地质模式与勘探目标选择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开珍[1] 何鲤[1] 

机构地区:[1]新星石油公司西南石油局地质综合研究院

出  处:《复式油气田》2000年第4期19-21,共3页

摘  要:成都凹陷东坡的前隆带经历了晚三叠世卡尼期-诺利期早期的斜坡沉积、诺利期晚期(须四、须五段)的拗陷沉积和侏罗-白垩纪的滨、浅湖沉积。在龙门山递进推覆过程中,该凹陷于喜马拉雅期隆起。在侏罗-白垩纪的红色碎屑岩储集层中,发育“跨越式”油气聚集的“次生油气藏”。在建立油气成藏地质模式的基础上,指出勘探选区宜于向前隆带南段延展,布井以断裂末梢效应及范围内的岩性与构造复合部位为佳。

关 键 词:油气藏 形成 地质模式 勘探目标 次生气藏 圈闭 

分 类 号:P618.13[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2.3[天文地球—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