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出 处:《复式油气田》2000年第4期26-28,共3页
摘 要:通过对塔西南坳陷下第三系碳酸盐岩储集层岩心的描述、镜下观察和物性分析,结合测井资料解释和测试成果,论证了该套储集层基质孔隙总体较不发育,构造裂缝是改善储集性能和形成高产油气流的控制因素。在分析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对下第三系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产生机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塔西南坳陷西部的褶皱和断裂带、东部的山前构造带前缘和麦盖提斜坡均是构造裂缝发育区,可为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优势储集空间。
分 类 号:P618.130.2[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2.221[天文地球—地质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