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瑛[1]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出 处:《世界哲学》2014年第3期52-58,86,共8页World Philosophy
基 金: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项目"关联理论视野下的隐喻理解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3WQ05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隐藏索引词理论前沿研究"(13CZX053)的资助
摘 要:以戴维森与勒珀和斯通为代表的非认知主义隐喻观认为,隐喻有且仅有一种字面意义,不存在隐喻意义(或认知内容)。隐喻的功能不是意谓,而是通过激发隐喻思想使人们注意某种相似性。本文将反驳戴维森与勒珀和斯通对于隐喻意义、隐喻思想以及死隐喻的相关论断,进而指出他们的隐喻观并不是无懈可击的。隐喻不仅有隐喻意义;并且隐喻使用者所预期的认知效果也正是以隐喻意义为媒介来实现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3